
SERVICE PHONE
363050.com发布时间:2025-07-29 15:18:31 点击量:
“你看,从我的手机上就能看到大棚里员工的作业情况。”夏日炎炎,在长兴县画溪街道曹家桥村葡萄基地,种植户易明平日前利用“农事AI专家”给出分析意见,遥控所属员工给葡萄植株浇灌营养液。
据介绍,画溪街道是长兴葡萄产业发展先行区,种植面积近万亩。如何让果农更轻松地种出优质葡萄?今年,该街道选定易明平4亩葡萄园投资建设智能试验方项目,搭建锯齿连栋大棚,设置物联网、信息化系统以及监控、温控等,通过人工智能技术的创新应用,优化葡萄生产和销售环节。
作为智慧农业的升级版本,智能试验方项目对生产管理的每一个环节,都进行了严格的监管,数据采集,实时监测。智能辅助决策系统——“农事AI专家”,通过物联网设施与智能检测装备,可实时监测葡萄园中的土壤温湿度、光照强度、空气温湿度等植物生长要素,并将数据传输至云端。大棚中的环境信息如果临近系统设定数值,屏幕上就会有橙色、红色、绿色的分级预警,绿色表示区块的数据是正常范围,红色代表已经超出了预警,橙色表示已经濒临预警,AI专家还会根据综合分析给出农事建议。同时,通过智能管理措施,实现了通风、保温、补光、消毒杀菌、灌溉施肥等智能化控制,大大节约了综合人工成本。
此外,还能对葡萄品质数字化一码溯源。利用区块链技术,对所有葡萄进行一串一码的赋码,做到数据一次都不落的区块链全程溯源,保证葡萄的品质安全。
“我们严格按照流程来进行田间管理,这样出产的葡萄是全新的葡萄,是智慧果、安全果、品质果,将成为抢手货。”担任智能试验方技术顾问的退休农技人员傅佩京信心满满。据介绍,今年种下的阳光玫瑰葡萄将于明年出产,进入丰产期,试验方的亩产值将比普通大棚葡萄高出1万元。
据悉,智能试验方试点成功后,将形成可复制推广的智慧葡萄种植方案,带动周边200多户种植户实现数字化转型升级,让科技成为乡村振兴的“新农具”。